
潘兴嗣
宋
潘兴嗣(一二一?按《元丰类稿》卷三三《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》谓曾巩知洪州时潘兴嗣五十六岁,又卷一九《洪州东门记》谓熙宁九年曾巩知洪州),字延之,号清逸居士,新建(今江西南昌)人。幼以父荫得官。年二十二,授江州德化县尉,不赴。熙宁二年(一六九),授筠州军事推官,亦不就(同上书)。与王安石、曾巩、周敦颐友善。事见明嘉靖《九江府志》卷六、卷七。今录诗十一首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花间集赵崇祚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[1]撰镂玉雕琼[2],拟化工[3]而迥巧;裁花剪叶,夺春艳以争鲜。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[4],挹霞醴则穆王心醉[5]。名高《白雪》[6],声声而自合鸾歌[7];响遏行云,字字而偏谐凤律[8]。《杨柳》《大堤》[9]之句,乐府相传;《芙蓉》《曲渚》之篇,豪家自制。莫不争高门下,三千玳帽之簪[10];竞富尊前,数十珊瑚之树[11]。则有绮筵公子,绣幌佳人,递叶叶之花笺,文抽丽锦;举纤纤之 玉指,拍按香檀[12]。不无清绝之词,用助娇娆之态。自南朝之宫体[13],扇北里[14]之倡风。何止言之不文[15],所谓秀而不实。有唐已降,率土之滨[16],家家之香径春风,宁寻越艳;处处之红楼夜月,自锁嫦娥。在明皇朝[17],则有李太白之应制[18]《清平乐》词四首,近代温飞卿复有《金筌集》,迩来[19]作者,无愧前人。今卫尉少卿字弘基[20],以拾翠洲边,自得羽毛之异;织绡泉底,独殊机杼之功。广会众宾,时延[21]佳论。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[22]五百首,分为十卷。以炯[23]粗预知音,辱请命题,仍为叙引。昔郢人有歌《阳春》者,号为绝唱,乃命之为《花间集》。庶使西园[24]英哲,用姿羽盖[25]之欢;南国婵娟,休唱莲舟之引[26]。时大蜀广政三年[27]夏四月日叙。
-
南歌子·鬓堕低梳髻温庭筠鬓堕低梳髻,连娟细扫眉。 终日两相思,为君憔悴尽,百花时。
-
思越人·燕双飞张泌燕双飞,莺百啭,越波堤下长桥。 斗钿花筐金匣,恰舞衣罗薄纤腰。 东风淡荡慵无力,黛眉愁聚春碧。 满地落花无消息,月明肠断空忆。
-
接贤宾·香鞯镂襜五花骢毛文锡香鞯镂襜五花骢,值春景初融。 流珠喷沫躞蹀,汗血流红。 少年公子能乘驭,金镳玉辔珑璁。 为惜珊瑚鞭不下,骄生百步千踪。 信穿花,从拂柳,向九陌追风。
-
七弟兄・雁儿,你却是怎生?暂停,听我诉离情。一封书与你牢拴定,快蒲察善长疾忙飞过蓼花汀,听人家寝睡长门静。
-
李云英风送梧桐叶・伴读书李唐宾顺手儿吹将去,一叶儿随风度。 刮马儿也似回头不知处,谢天公肯念俺离人苦。 飘然有似神灵助,旋起阶除。
-
登楼朱斌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-
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。 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。
-
汉宫春辛弃疾行李溪头,有钓车茶具,曲几团蒲。 儿童认得,前度过者篮舆。 时时照影,甚此身、遍满江湖。 怅野老,行歌不住,定堪与语难呼。 一自东篱摇落,问渊明岁晚,心赏何如。 梅花正自不恶,曾有诗无。 知翁止酒,待重教、莲社人沽。 空怅望,风流已矣,江山特地愁予。
-
长亭怨慢姜夔渐吹尽、枝头香絮。 是处人家,绿深门户。 远浦萦回,暮帆零乱向何许。 阅人多矣,谁得似、长亭树。 树若有情时,不会得、青青如此。 日暮。 望高城不见,只见乱山无数。 韦郎去也,怎忘得、玉环分付。 第一是、早早归来,怕红萼、无人为主。 算空有并刀,难翦离愁千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