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沈遘
宋
沈遘(一二八一六七),字文通,钱唐(今浙江杭州)人。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。仁宗皇佑元年(一四九)进士。除大理评事,通判江宁府,召为集贤校理,权三司度支判官。擢修起居注,改右正言,知制诰。出知越州、杭州。英宗即位,迁龙图阁直学士,知开封府。拜翰林学士,判流内铨,因母丧离职,服未竟而卒,年四十。遘与从叔括、弟辽,合称沈氏三先生。有《西溪文集》十卷。事见《临川文集》卷九三《内翰沈氏墓誌铭》,《宋史》卷三三一有传。 沈遘诗,以明覆宋本《沈氏三先生集·西溪文集》(《四部丛刊》三编影印本)为底本。校以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,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、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(简称浙局本)。另从《纬略》辑得集外诗一首,附于卷末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采莲子·船动湖光滟滟秋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(举棹),贪看年少信船流(年少)。 无端隔水抛莲子(举棹),遥被人知半日羞(年少)。
-
临江仙·幽闺小槛春光晚顾敻幽闺小槛春光晚,柳浓花淡莺稀。 旧欢思想尚依依,翠颦红敛,终日损芳菲。 何事狂夫音信断,不如梁燕犹归。 画意深处麝烟微,屏虚枕冷,风细雨霏霏。
-
长相思·云一涡李煜云一涡,玉一梭。 澹澹衫儿薄薄罗,轻颦双黛螺。 秋风多,雨相和。 帘外芭蕉三两窠。夜长人奈何?
-
中吕・阳春曲别情王伯成多情去后香留枕,好梦回时冷透衾,闷愁山重海来深。 独自寝,夜雨百年心。
-
双调・落梅引张养浩门外山无数,亭中春有余,但沉吟早成诗句。 笑九皋禽也能相媚妩,驾白云半空飞去。 野鹤才鸣罢,山猿又复啼,压松梢月轮将坠。 响金钟洞天人睡起,拂不散满衣云气。 山隔红尘断,云随白鸟飞,只这的便是老夫心事。 休夸子房并范蠡,肯回头古人也容易。 野水明于月,沙鸥闲似云,喜村深地偏人静。 带烟霞半山斜照影,都变做满川诗兴。 流水高低涧,断云远近山,爱园林翠红相间。 对诗人怎不教天破悭,四周围水云无限。 入室琴书伴,出门出水围,别人不能够尽皆如意。 每日乐陶陶辋川图画里,与安期羡门何异?。
-
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絃,一絃一柱思华年。 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託杜鹃。 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 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-
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。 更吹落、星如雨。 宝马雕车香满路。 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 蛾儿雪柳黄金缕。 笑语盈盈暗香去。 众里寻他千百度。 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-
玉京秋周密烟水阔。 高林弄残照,晚蜩凄切。 碧砧度韵,银床飘叶。 衣湿桐阴露冷,采凉花、时赋秋雪。 叹轻别。 一襟幽事,砌蛩能说。 客思吟商还怯。 怨歌长、琼壶暗缺。 翠扇恩疏,红衣香褪,翻成消歇。 玉骨西风,恨最恨、闲却新凉时节。 楚箫咽。 谁倚西楼淡月。
-
夏云峰仲殊天阔云高,溪横水远。 晚日寒生轻晕。 闲阶静、杨花渐少,朱门掩、莺声犹嫩。 悔匆匆、过却清明,旋占得馀芳,已成幽恨。 都几日阴沈,连宵慵困。 起来韶华都尽。 怨入双眉闲斗损。 乍品得情怀,看承全近。 深深态、无非自许。 厌厌意、终羞人间。 争知道、梦里蓬莱,待忘了馀香,时传音信。 纵留得莺花,东风不住,也则眼前愁闷。
-
风流子周邦彦新绿小池塘。 风帘动,碎影舞斜阳。 羡金屋去来,旧时巢燕,土花缭绕,前度莓墙。 绣阁凤帏深几许,曾听得理丝簧。 欲说又休,虑乖芳信,未歌先咽,愁近清觞。 遥知新妆了,开朱户,应自待月西厢。 最苦梦魂,今宵不到伊行。 问甚时说与,佳音密耗,寄将秦镜,偷换韩香。 天便教人,霎时厮见何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