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镈
宋
高镈,字时和,历阳(今安徽和县)人。仁宗嘉佑六年(一六一)进土(明万历《和州志》卷四)。神宗元丰间为河北转运判官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九)。七年(一八四),以承议郎知诚州(同上书卷二九九)。哲宗元佑元年(一八六),官广南东路转运副使(同上书卷三八九),
热门诗词
更多-
花间集赵崇祚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[1]撰镂玉雕琼[2],拟化工[3]而迥巧;裁花剪叶,夺春艳以争鲜。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[4],挹霞醴则穆王心醉[5]。名高《白雪》[6],声声而自合鸾歌[7];响遏行云,字字而偏谐凤律[8]。《杨柳》《大堤》[9]之句,乐府相传;《芙蓉》《曲渚》之篇,豪家自制。莫不争高门下,三千玳帽之簪[10];竞富尊前,数十珊瑚之树[11]。则有绮筵公子,绣幌佳人,递叶叶之花笺,文抽丽锦;举纤纤之 玉指,拍按香檀[12]。不无清绝之词,用助娇娆之态。自南朝之宫体[13],扇北里[14]之倡风。何止言之不文[15],所谓秀而不实。有唐已降,率土之滨[16],家家之香径春风,宁寻越艳;处处之红楼夜月,自锁嫦娥。在明皇朝[17],则有李太白之应制[18]《清平乐》词四首,近代温飞卿复有《金筌集》,迩来[19]作者,无愧前人。今卫尉少卿字弘基[20],以拾翠洲边,自得羽毛之异;织绡泉底,独殊机杼之功。广会众宾,时延[21]佳论。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[22]五百首,分为十卷。以炯[23]粗预知音,辱请命题,仍为叙引。昔郢人有歌《阳春》者,号为绝唱,乃命之为《花间集》。庶使西园[24]英哲,用姿羽盖[25]之欢;南国婵娟,休唱莲舟之引[26]。时大蜀广政三年[27]夏四月日叙。
-
浣溪沙·兰沐初休曲槛前孙光宪兰沐初休曲槛前,缓风迟日洗头天,湿云新敛未梳蝉。 翠袂半将遮粉臆,宝钗长欲坠香肩,此时模样不禁怜。
-
风流子·茅舍槿篱溪曲孙光宪茅舍槿篱溪曲,鸡犬自南自北。 菰叶长,水葓开,门外春波涨绿。 听织,声促,轧轧鸣梭穿屋。
-
杨柳枝·阊门风暖落花干孙光宪阊门风暖落花干,飞遍江城江城雪不寒。 独有晚来临水驿,闲人多凭赤栏干。
-
谢新恩·冉冉秋光留不住李煜冉冉秋光留不住,满阶红叶暮。 又是过重阳,台榭登临处。 茱萸香坠,紫菊气,飘庭户,晚烟笼细雨。 嗈嗈新雁咽寒声,愁恨年年长相侣。
-
诈妮子调风月・混江龙关汉卿男儿人若不依本分,一个抢白是非两家分。 壮鼻凹硬如石铁,教满耳根都做了烧云。 普天下汉子尽教都先有意,牢把定自己休不成人。 虽然两家无意,便待一面成亲,不分晓便似包着一肚皮干牛粪。 知人无意,及早抽身。
-
天仙子・一扇儿画着双通叔,和苏氏到豫章城;一扇儿是司马文君;一扇关汉卿儿是王魁桂英。 画的来厮顾盼厮温存,比各青春。 这一扇儿比他每情更深,是君瑞莺莺。
-
瑞鹤仙陆叡湿云黏雁影。 望征路愁迷,离绪难整。 千金买光景。 但疏钟催晓,乱鸦啼暝。 花悰暗省。 许多情、相逢梦境。 便行云、都不归来,也合寄将音信。 孤迥。 盟鸾心在,跨鹤程高,后期无准。 情丝待翦。 翻惹得,旧时恨。 怕天教何处,参差双燕,还染残朱剩粉。 对菱花、与说相思,看谁瘦损。
-
齐天乐王沂孙一襟馀恨宫魂断,年年翠阴庭树。 乍咽凉柯,还移暗叶,重把离愁深诉。 西窗过雨。 怪瑶佩流空,玉筝调柱。 镜暗妆残,为谁娇鬓尚如许。 铜仙铅泪似洗,叹携盘去远,难贮零露。 病翼惊秋,枯形阅世,消得斜阳几度。 馀音更苦。 甚独抱清高,顿成凄楚。 谩想熏风,柳丝千万缕。
-
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,天连衰草,画角声断谯门。 暂停征棹,聊共引离尊。 多少蓬莱旧事,空回首、烟霭纷纷。 斜阳外,寒鸦万点,流水绕孤村。 销魂。 当此际,香囊暗解,罗带轻分。 谩赢得、青楼薄幸名存。 此去何时见也,襟袖上、空惹啼痕。 伤情处,高城望断,灯火已黄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