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斯立
宋
李斯立,舒州东山灵仙观道士。尝从苏轼游,享年逾八十。事见《舆地纪胜》卷四六《淮南西路·安庆府》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花间集赵崇祚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[1]撰镂玉雕琼[2],拟化工[3]而迥巧;裁花剪叶,夺春艳以争鲜。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[4],挹霞醴则穆王心醉[5]。名高《白雪》[6],声声而自合鸾歌[7];响遏行云,字字而偏谐凤律[8]。《杨柳》《大堤》[9]之句,乐府相传;《芙蓉》《曲渚》之篇,豪家自制。莫不争高门下,三千玳帽之簪[10];竞富尊前,数十珊瑚之树[11]。则有绮筵公子,绣幌佳人,递叶叶之花笺,文抽丽锦;举纤纤之 玉指,拍按香檀[12]。不无清绝之词,用助娇娆之态。自南朝之宫体[13],扇北里[14]之倡风。何止言之不文[15],所谓秀而不实。有唐已降,率土之滨[16],家家之香径春风,宁寻越艳;处处之红楼夜月,自锁嫦娥。在明皇朝[17],则有李太白之应制[18]《清平乐》词四首,近代温飞卿复有《金筌集》,迩来[19]作者,无愧前人。今卫尉少卿字弘基[20],以拾翠洲边,自得羽毛之异;织绡泉底,独殊机杼之功。广会众宾,时延[21]佳论。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[22]五百首,分为十卷。以炯[23]粗预知音,辱请命题,仍为叙引。昔郢人有歌《阳春》者,号为绝唱,乃命之为《花间集》。庶使西园[24]英哲,用姿羽盖[25]之欢;南国婵娟,休唱莲舟之引[26]。时大蜀广政三年[27]夏四月日叙。
-
临江仙·渭阙宫城秦树凋牛希济渭阙宫城秦树凋,玉楼独上无聊。 含情不语自吹箫,调情和恨,天路逐风飘。 何事乘龙入忽降,似知深意相招。 三清携手路非遥,世间屏障,彩笔画娇娆。
-
望梅花·数枝开与短墙平孙光宪数枝开与短墙平,见雪萼红跗相映,引起谁人边塞情。 帘外欲三更,吹断离愁月正明,空听隔江声。
-
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? 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 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 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-
诈妮子调风月・十二月关汉卿直到个天昏地黑,不肯更换衣袂;把兔鹘解开,纽扣相离,把袄子疏剌剌松开上拆,将手帕撇漾在田地。
-
菊花新无名氏《宦门子弟错立身》深感当今圣主,恩赐金紫双鱼。 公心正直遍采访,治国安民,但愿得国泰岁时丰富。
-
汉钟离度脱蓝采和・川拨棹无名氏你待着我做杂剧,扮兴亡贪是非,待着我擂鼓吹笛,打拍收拾。 莫消停殷勤在意,快疾忙莫迟疑。
-
章臺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,遶弦风雨哀。 孤灯闻楚角,残月下章臺。 芳草已云暮,故人殊未来。 乡书不可寄,秋雁又南迴。
-
洞仙歌李元膺廉纤细雨,殢东风如困。 萦断千丝为谁恨。 向楚宫一梦,千古悲凉,无处问。 愁到而今未尽。 分明都是泪,泣柳沾花,常与骚人伴孤闷。 记当年,得意处,酒力方融,怯轻寒、玉炉香润。 又岂识、情怀苦难禁,对点滴檐声,夜寒灯晕。
-
燕山亭赵佶裁翦冰绡,打叠数重,冷淡燕脂匀注。 新样靓妆,艳溢香融,羞杀蕊珠宫女。 易得凋零,更多少、无情风雨。 愁苦。 闲院落凄凉,几番春暮。 凭寄离恨重重,这双燕,何曾会人言语。 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,知他故宫何处。 怎不思量,除梦里、有时会去。 无据。 和梦也、有时不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