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廌
宋
李廌(一五九一一九),字方叔,号太华逸民(宋周紫芝《太仓稊米集》卷六六《书月岩集后》)、济南先生(宋谢采伯《密斋笔记》卷三),祖先由郓州迁华州,遂为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。哲宗元佑三年(一八八),苏轼知贡举,得试卷以为廌作,置之首选,而是科廌竟下第,所以轼有“平生漫说古战场,过眼还迷日五色”(《送李方叔下第》)之叹。后再举亦失利,遂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。徽宗大观三年卒,年五十一。有《济南集》(一名《月岩集》)二十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八卷,其中诗四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四有传。李廌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《宋人集》丙编本(简称宜秋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望远行·欲别无言倚画屏韦庄欲别无言倚画屏,含恨暗伤情。 谢家庭树锦鸡鸣,残月落边城。 人欲别,马频嘶,绿槐千里长堤。 出门芳草路萋萋,云雨别来易东西。 不忍别君后,却入旧香闺。
-
南乡子·倾绿蚁李珣倾绿蚁,泛红螺,闲邀女伴簇笙歌。 避暑信船轻浪里,闲游戏,夹岸荔枝红蘸水。
-
诈妮子调风月・混江龙关汉卿男儿人若不依本分,一个抢白是非两家分。 壮鼻凹硬如石铁,教满耳根都做了烧云。 普天下汉子尽教都先有意,牢把定自己休不成人。 虽然两家无意,便待一面成亲,不分晓便似包着一肚皮干牛粪。 知人无意,及早抽身。
-
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猨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迴。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衮衮来。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臺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桮。
-
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父对愁眠。 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-
同题仙游观韩翃仙臺下见五城楼,风物凄凄宿雨收。 山色遥连秦树晚,砧声近报汉宫秋。 疎松影落空坛静,细草香闲小洞幽。 何用别寻方外去,人间亦自有丹丘。
-
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入夜思归切,笛声清更哀。 愁人不愿听,自到枕前来。 风起塞云断,夜深关月开。 平明独惆怅,落尽一庭梅。
-
长干曲四首 一崔颢君家何处住?妾住在横塘。 停船暂借问,或恐是同乡。
-
江城子卢祖皋画楼帘幕卷新晴。 掩银屏。 晓寒轻。 坠粉飘香,日日唤愁生。 暗数十年湖上路,能几度,着娉婷。 年华空自感飘零。 拥春酲。 对谁醒。 天阔云闲,无处觅箫声。 载酒买花年少事,浑不似,旧心情。
-
鹧鸪天吴文英池上红衣伴倚阑。 栖鸦常带夕阳还。 殷云度雨疏桐落,明月生凉宝扇闲。 乡梦窄,水天宽。 小窗愁黛澹秋山。 吴鸿好为传归信,杨柳阊门屋数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