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网
  • 首页
  • 分类
  • 诗人
  • 诗文
  1. 当前位置:
  2. 首页
  3. 诗人
  4. 石应孙

石应孙

宋

石应孙,晋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一一八四)进士(清干隆《晋江县志》卷八)。光宗绍熙二年(一一九一)为池州贵池尉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三之六)。宁宗嘉定十二年(一二一九)由通判雷州任放罢(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一)。今录诗五首。

  • 水帘洞
    石应孙
    珠帘巧费水晶裁,万古垂垂浅碧苔。几度月鈎鈎不上,孤云能入此中来。
  • 桃花洞
    石应孙
    桃花五色四时开,片片香随磵水来。况是轩辕曾手植,紫烟深处有楼臺。
  • 石花洞
    石应孙
    我试问阳和,洞间谁是主。尽日立东风,百花无一语。
  • 游黄山
    石应孙
    山川形胜雄江东,九华辉映天都峰。传闻早已盪胸臆,恨不插翼长相从。朅来随牒官秋浦,城郭奔驰厌尘土。絜家捧檄过临城,偷閒两作烟霞主。黄山登览原无由,何期易地太平游。清池轩豁日舒丽,突兀楼观撑深幽。凭高徙倚敞心目,绝壁半天横碧玉。迴溪千里指顾间,螺髻分明三十六。壮怀高向紫霄悬,俯视培塿真一拳。古今秀色餐不尽,笔端收拾生云烟。萍踪倘未逐流水,古剎相望二三里。暇时风月得交游,鸥鹭同眠勿惊起。
  • 题南山
    石应孙
    孤鹜去边天浩渺,万家穷处水湾环。岭外此州为道院,风烟殊弗类南蛮。

分类推荐

更多
诗经
宋词三百首
西湖
唐诗三百首
论语
国风
长江
洞庭湖
五言律诗
小雅

热门诗词

更多
  •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・倘秀才
    关汉卿
    便休题花七、柳七,若听得这里是那里,相公的耳朵里风闻那旧是非。 休只管这几句,滥黄齑,我也记得。
  • 草桥店梦莺莺(第四本)・元和令
    王实甫
    绣鞋儿刚半拆,柳腰儿勾一搦,羞答答不肯把头抬,只将鸳枕捱。 云鬟仿佛坠金钗,偏宜髟狄髻儿歪。
  • 庞涓夜走马陵道・正宫/端正好
    无名氏
    祸临头,谁人救,则我这泼残生眼见的千死千休。 谁着你把箭三枝连射三更后,哎!你也合将那传令的人追究。
  • 李太白贬夜郎・沉醉东风
    王伯成
    恰离厂天子金鸾殿前,又来到农家鹦鹉洲边。 白休官,从遭贬,早递流了水地三千。 待教我蓑等纶竿守自然,我比姜太公多来近远。
  • 挽孙少卿四首 其二
    陈淳
    圣主更新大化年,趋朝正预拔茅连。 青华上厕郎星列,近密光陪卿月联。 垂蹑从班提从橐,遽萌归兴乞归田。 至今士论追怀处,第诵南山景行篇。
  • 归隐(《永乐大典》题作《偶题》)
    陈抟
    十年踪迹走红尘,回首青山入梦频。 紫陌纵荣争及睡,朱门虽富(《大典》「富」作「贵」)不如贫。 愁闻剑戟扶危主,闷听(《大典》「听」作「见」)笙歌聒醉人。 携取琴(《大典》「琴」作「旧」)书归旧隐,野花啼鸟一般春。 (见北京图书馆藏《永乐大典》卷一三四五○。 二寘)。 处士门。 《宋诗纪事》卷五收陈诗七首。 其《归隐》一首与《大典》同。 惟《大典》题作《偶题》。 其《辞上归进诗》,作于入宋之后,兹编不取。 余五首,一首复出。 故但录其四首。 (又按此诗亦见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》卷十。 )(〖1〗邵伯温《易学辨惑》云:抟隐居华阴山,自晋以后,每闻一朝革命,颦蹙数日。 人有问者,瞪目不答。 一日,乘驴过华阴市,闻太祖登极,大笑。 问其故,曰:「天下自此定矣。 」遁迹之初,作此诗云云,岂浅丈夫哉。 〖见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卷十引邵伯温《易学辨惑》。 此处录文有删节。 〗)。
  • 惜琼花
    张先
    汀苹白。 苕水碧。 每逢花驻乐,随处欢席。 别时携手看春色。 萤火而今,飞破秋夕。 旱河流,如带窄。 任身轻似叶,何计归得。 断云孤鹜青山极。 楼上徘徊,无尽相忆。
  • 浣溪沙
    向子諲
    姑射肌肤雪一团。 掺掺玉手弄冰纨。 着人情思几多般。 水上月如天样远,眼前花似镜中看。 见时容易近时难。
  • 悼吴兴汤衡评事
    [唐] 孟郊
    君生霅水清,君殁霅水浑。空令骨肉情,哭得白日昏。 大夜不復晓,古松长闭门。琴弦绿水绝,诗句青山存。 昔为芳春颜,今为荒草根。独问冥冥理,先儒未曾言。
  • 荷叶杯
    [唐] 温庭筠
    一点露珠凝冷,波影,满池塘。绿茎红艳两相乱,肠断, 镜水夜来秋月,如雪,采莲时。小娘红粉对寒浪,惆怅, 楚女欲归南浦,朝雨,湿愁红。小船摇漾入花裏,波起,

© 2025 诗词网. 所有权利保留. 浙ICP备16028036号-12 站点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