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柴宗庆
宋
柴宗庆(九八二一四四),字天佑,大名(今属河北)人。禹锡孙。真宗咸平三年(一)尚太宗女鲁国长公主,升其行为禹锡子,拜左卫将军、驸马都尉,领恩州刺史。历官武胜、静难、永清、彰德诸军节度使。仁宗即位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知外州。庆历四年卒(《宋会要辑稿》礼四一之一七),年六十三。有《登庸集》,景佑二年(一三五),因词语不合体制,诏悉收众本,不得流传(《宋会要辑稿》刑法二之二一)。《东都事略》卷三三、《宋史》卷四六三有传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花间集赵崇祚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[1]撰镂玉雕琼[2],拟化工[3]而迥巧;裁花剪叶,夺春艳以争鲜。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[4],挹霞醴则穆王心醉[5]。名高《白雪》[6],声声而自合鸾歌[7];响遏行云,字字而偏谐凤律[8]。《杨柳》《大堤》[9]之句,乐府相传;《芙蓉》《曲渚》之篇,豪家自制。莫不争高门下,三千玳帽之簪[10];竞富尊前,数十珊瑚之树[11]。则有绮筵公子,绣幌佳人,递叶叶之花笺,文抽丽锦;举纤纤之 玉指,拍按香檀[12]。不无清绝之词,用助娇娆之态。自南朝之宫体[13],扇北里[14]之倡风。何止言之不文[15],所谓秀而不实。有唐已降,率土之滨[16],家家之香径春风,宁寻越艳;处处之红楼夜月,自锁嫦娥。在明皇朝[17],则有李太白之应制[18]《清平乐》词四首,近代温飞卿复有《金筌集》,迩来[19]作者,无愧前人。今卫尉少卿字弘基[20],以拾翠洲边,自得羽毛之异;织绡泉底,独殊机杼之功。广会众宾,时延[21]佳论。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[22]五百首,分为十卷。以炯[23]粗预知音,辱请命题,仍为叙引。昔郢人有歌《阳春》者,号为绝唱,乃命之为《花间集》。庶使西园[24]英哲,用姿羽盖[25]之欢;南国婵娟,休唱莲舟之引[26]。时大蜀广政三年[27]夏四月日叙。
-
浣溪沙·清晓妆成寒食天韦庄清晓妆成寒食天,柳球斜袅间花钿,卷帘直出画堂前。 指点牡丹初绽朵,日高犹自凭朱栏,含颦不语恨春残。
-
南乡子·渔市散李珣渔市散,渡船稀,越南云树望中微。 行客待湘天欲暮,送春浦,愁听猩猩啼瘴雨。
-
酒泉子·秋雨联绵李珣秋雨联绵,声散败荷丛里。 那堪深夜枕前听,酒初醒。 牵愁惹思更无停,烛暗香凝天欲曙。 细和烟,冷和雨,透帘旌。
-
汉钟离度脱蓝采和・收江南无名氏呀,原来是开坛阐教汉钟离,有洞宾师父紧相随。 我这里云阳板撒上阶基,你都来这里,八仙相引赴瑶池。
-
相和歌辞 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。 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。
-
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 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 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 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-
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,连山接海隅。 白云迴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 分野中峰变,阴晴众壑殊。 欲投人处宿,隔水问樵夫。
-
瑞鹤仙吴文英泪荷抛碎璧。 正漏云筛雨,斜捎窗隙。 林声怨秋色。 对小山不迭,寸眉愁碧。 凉欺岸帻。 暮砧催、银屏翦尺。 最无聊、燕去堂空,旧幕暗尘罗额。 行客。 西园有分,断柳凄花,似曾相识。 西风破屐。 林下路,水边石。 念寒蛩残梦,归鸿心事,那听江村夜笛。 看雪飞、苹底芦梢,未如鬓白。
-
临江仙晁冲之双舸亭亭横晚渚,城中飞观嵯峨。 画桥灯火照清波。 玉钩平浸水,金锁半沈河。 试问无情堤上柳,也应厌听离歌。 人生无奈别离何。 夜长嫌梦短,泪少怕愁多。